科创板的推出将增加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2018-12-14 浏览量:
自2006年成立以来,瑞银证券欣喜地见证了中国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到高新科技企业的逐渐转型升级。我们所服务的客户也逐渐从以传统行业为主,到创新型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但目前我国的二级资本市场仍以传统行业为主,真正需要大量研发资金的创新型企业受制于国内资本市场对盈利和股权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却难以直接从中国二级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只能绕道香港或美国市场。
作为一个拥有跨境平台的全球性金融集团,瑞银也曾帮助中国不少的科创型公司去香港和美国上市。在探讨上市方案的时候,不少计划赴港、赴美上市的企业也和我们提到,科创企业前期对资金的需求很大,等到符合A股上市盈利条件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需要资金投入的早期阶段。因此在整个国家都向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时候,科创板的推出正当其时。面向科创企业的科创板既能扶持科创企业不断壮大,也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能够享受到科创公司发展浪潮的红利。
与科创企业的盈利特点相对应,科创板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应只以净利润为唯一指标,而应该从市值、前景、创新性等多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多元化的市场准入制度一方面能够帮助科创板实现差异化,明确定位,避免和已有的主板、创业板出现同质化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倒逼拟上市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和助力中国企业转型升级。
除了对盈利性放宽要求,科创板在股权架构上也可以采取更为包容性的态度。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不少上市公司旗下都培育出了可以单独上市的优质资产。但目前已有的A股市场强调每一个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和持续性,在实际操作中不鼓励大A套小A上市或已上市A股公司分拆上市较成熟子公司,为此还导致若干超大型企业纷纷赴港分拆上市子公司。因此,我们建议此次通过科创板上市制度的改革研究放宽大套小上市结构,以披露制为主进行监管,包容和适应更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把更多的优质资产留在中国资本市场。
但多元化的上市标准并不意味着来者不拒,如果所有企业都能上市,势必会加大市场筛选优质企业的成本。科创板在选择上市标的时,也需要注意借鉴新三板和香港创业板由于上市标准过低而造成流动性不足的教训。而要保证流动性,一是要从源头上要引入优质企业,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二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和信息披露,保证已上市企业信息的真实性,给投资人长期投资的信心;三是要强化退市制度,优胜劣汰,保证留在池子里的一直都是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企业。
虽然科创板试行注册制,对盈利性放低要求,但绝不等同于没有门槛。放开对盈利的限制,表面上来说是降低了准入门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对企业的成长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创板上市企业,必须是有增长前景的企业,是能够让投资者共享增长潜力的企业。因此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创新性和增长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上市时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判断,筛选出真正有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的公司,才能加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增加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完善的法制体系也是投资者有长期投资的意愿和和信心的前提。科创板只有加强监管、严惩造假,提升违法违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防止部分企业和中介机构浑水摸鱼。尤其是在注册制下,失去了监管机构的背书,中介机构和发行人自身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注册制下,科创板更需要加强法制建设,重视中介机构的内控体系,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和引导功能,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业操守,严格保证每一家上市企业的信息真实性。
与此同时,科创板也可以借鉴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逐渐让退市常态化。以纳斯达克为例,纳斯达克每年有近五百家公司上市,但由于完善的退市机制,其上市公司数量大体能维持在三千家左右不变。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退市指标可以更为明确,退市通道可以更为畅通,既要保证每家有潜力的企业都有上市机会,同时也要为市场不认可的已上市企业提供完善的退市制度,优胜劣汰,始终保证科创板公司的流动性。有进有出才能保证科创板始终是一湾活水。
目前国内首发上市的定价机制较为简单,大多直接以历史市盈率23倍进行定价。而科创板面向的是巨大增长前景的企业,单看市盈率不能完全反映拟上市企业的定价高低。事实上,科创板面向的许多公司甚至还没有盈利,根本不适用于市盈率指标进行估值。而且即使是在美国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亚马逊、谷歌,其市盈率也远超三十倍。单纯用市盈率上限来限制发行定价,可能引起一二级估值倒挂,也将抑制科创企业的上市热情。因此在科创板有必要采取较为较为市场化的定价模式。
在科创板推行市场化定价,不仅有助于将定价权归还市场,也有利于券商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券商目前普遍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越来越低的收费水平,也将不少国内券商卷入了靠低价刷量的恶性竞争中。纵观国际上成熟市场投资银行的收费情况,往往大幅高于A股券商的费率,因为在市场化定价制度下,投行的定价能力和销售能力对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至关重要。在科创板引入市场化定价制度,要求券商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公司价值进行判断和展现,也倒逼券商以自身能力和技术实力出发争取客户,促进券商行业回归本质、健康发展。